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林黛玉和薛宝钗到底谁更美?

发表于2013-11-07

 我知道昨天分析薛宝钗的长相就捅了大马蜂窝了,但是,今天的话题,貌似要捅更大的篓子。可是,我一再声明,我是从小说的描述里面去分析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我以为,是忠实于原著的。很明显一个现象,小说里无数次的写到贾宝玉为林黛玉的美倾倒,百转千回的服软、低眉、顺目、哄骗、爱惜,甚至发疯、痴狂,有多少次,大家自己去看看,去数数。可是,对于薛宝钗,貌似只有两次,一次是看见薛宝钗雪白的膀子,冲动得想去摸一摸,一次是被贾政暴打,看见宝钗心疼,不禁感觉到欣慰。就是这两次,其中一次还发出这样的感叹,要是这雪白的膀子长在黛玉身上,或可以摸一摸了。

发表于2013-11-07

    这说明什么?即使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那就是,至少在贾宝玉和曹雪芹看来,林黛玉是比薛宝钗美的。贾宝玉是折服在林黛玉高贵的美丽之中不可自拔,甘愿就此沉沦。而对于薛宝钗,不过是偶尔的冲动和感动而已。我还要说的是,贾宝玉对于薛宝钗雪白膀子的冲动,根本上是一种少男性成熟中的性冲动,和梦游太虚幻境中和综合了黛玉和宝钗风韵的可卿云雨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贾宝玉对于薛宝钗,只是偶尔有性冲动而已,但还克制住了,怎么克制住的,用林黛玉的美和情克制住的。至于宝钗对宝玉被打时的安慰,宝玉更多的是一种感动和欣慰。

 

发表于2013-11-07

   所以,第一个层面,我要告诉大家,如果你要了解曹雪芹和贾宝玉的真实想法,那么,林黛玉绝对是最美的,没有之一。

    那么,接下来,更为宏大的问题就出现,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薛宝钗比林黛玉美丽呢?这个问题很复杂,有误读造成的,有道德评判造成的,还有接受美学方面的原因,听我慢慢道来。

    

发表于2013-11-07

 第一,多少年来,不可否认,一大批读者,对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误读的。

     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高下,第五回,有一段很关键的话: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 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 ,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 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发表于2013-11-07

 第一,多少年来,不可否认,一大批读者,对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误读的。

     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高下,第五回,有一段很关键的话: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 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 ,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 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发表于2013-11-07

 关于这段话,要注意几点:

    1.这话不是贾宝玉甚至也不是曹雪芹的意思,而是贾府其他人尤其是下人的意思;

    2.这里谓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这里就涉及到了薛宝钗的审美问题。客观的讲,薛宝钗这样的长相,白白净净的银盆脸,眉目端正,体格丰满,在古代,那个讲究面相学的年代,是认为是美的。为什么?因为一般认为这样的面相,是福相,是旺夫相,知道吧?所以,在那个时代的观念里,反而认为这种面相的女人将来必是大富大贵之人,所以是美的。说实话,这已经和美本身无关了,已经牵涉到一种道德文化的评判了,是以道德评判来判断美了;

   

发表于2013-11-07

 3.我们还要注意这一段话,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高下之比,其实不是谁更美之比,而是做人为人的比拼了。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逻辑,就是薛宝钗性格好,为人好,低调,不骄傲,加之长了一脸的福相,被人们认为是将来必是大富大贵之人,所以深得贾府上下尤其是下人们的心。反言之,林黛玉并不是输在长相上,而是输在人心上。说白了,就是,薛宝钗得人心,所以大家就觉得薛宝钗人更好,当然,就更美了。这里面有一个我们就偏要说薛宝钗更美,怎么样?气死你!这其实已经是承认林黛玉比薛宝钗美了。

发表于2013-11-07

    所以,这个比拼其实是一种道德比拼,用道德比拼来混淆了长相气质美丽的比拼。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今天我就不想去追究这样评判背后的主导势力及其盘算和阴谋了,不然说不完、不讨好,我还要被冠与阴谋家的美称。我想说的是,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所有的误读,皆源于此。

发表于2013-11-07

    所以,这个比拼其实是一种道德比拼,用道德比拼来混淆了长相气质美丽的比拼。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今天我就不想去追究这样评判背后的主导势力及其盘算和阴谋了,不然说不完、不讨好,我还要被冠与阴谋家的美称。我想说的是,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所有的误读,皆源于此。

发表于2013-11-07

 第二,人们往往把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恋期间由于薛宝钗的介入以及金玉良缘阴谋带来的压力下对于贾宝玉的种种试探和感情发泄(试问热恋中的少女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不向恋人发泄向谁发泄?)当作了一种“小心眼儿”。大家可以想想,那个时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还在不自觉的朦胧状态,感情尚不明确稳定,要经受如此之大的压力(金玉良缘的传言和薛宝钗的介入以及众人私下里的偏向薛宝钗),林黛玉需不需要发泄?凡是谈过恋爱的,都说一说,谈恋爱的初期两人吵架是不是考验和试探?如果是,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贾宝玉也曾经因误解主动向林黛玉发难过。问题的关键只在于,这两人的一举一动是贾府上下的中心,所以轰动效应太大,两个小恋人之间的冲突被人为的放大了,或者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放大了。我很遗憾,很多很多读者居然没有明察秋毫,而认同了这种放大,给林黛玉按上了小心眼的标签,那是极大的误读。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