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今日话题】“众筹学费”是“无奈”还是“无耻”?

发表于2015-07-15

【摘要】近日,一则“学生欲众筹81万元赴哈佛留学”的新闻引发关注。如今,在常见的众筹创业之外,“众筹学费”、“众筹旅行”等现象开始流行,很多人对这种现象嗤之以鼻,认为这实质上是一种乞讨,违背了“自食其力”的价值观。到底该如何看待众筹现象?





众筹,一种让梦想实现的募资方式

众筹,来源于英文Crowdfunding一词。众筹的意思是指“透过互联网展示、宣传想法与创意产品,并与大众解释让想法和产品实现的计划。有兴趣支持、参与及购买的人,可以资助这一计划。”

这一概念被应用广泛的范围,是企业尤其是初创团队在发起一个新产品时,利用众筹方式募集资金,以让产品顺利完成,出资者可以优先拿到,以及被列入感谢名单。众筹这一模式的应用范围不止于此,发起一个公益项目,拍个微电影,或做一项学术研究,都可以用众筹的方式募集资金。说白了就是,“我陈述一个梦想,你出资帮我实现”。这本质上与企业上市时“我需要资金做大企业,你认购股份获得回报”也没什么区别。众筹这种募资方式的特点在于,通过互联网公开你的“梦想”,面向有兴趣的任何人,不给予回报或只给予非货币回报。




  

众筹这一概念,此前还被广泛理解为出资点亮一个创意想法


众筹学费、众筹旅行、众筹购买电子产品,被认为是“乞讨”

通过众筹来支持新产品、公益项目或学术研究,这听起来棒,也酷,既让发起者获得资金,也让有兴趣的人能够参与其中,贡献一份力量。但“梦想”不仅限于这个范畴,当众筹这一模式被越来越多人了解的时候,发起的“梦想”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其中一个趋势是,“梦想”变得越来越“私人化”——一些项目通过众筹平台募集公共资金,但推敲起来这些资金只是满足了发起者的需求,对其他人却没有好处。

在一些人看来,这都是愿者上钩,旁人没有权利说三道四,出资者愿意相信、资助这些梦想是他们自己事。但在多数人看来,类似行为无异于“乞讨”,是一种“不自食其力”的表现,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前不久,在中文网络社区上,不少类似现象就受到了口诛笔伐,比如“马来西亚女孩众筹来华留学”,又比如“皇马女球迷众筹去西班牙旅行看足球比赛”,等等。

这也不独是中国人看不惯这种现象,在国外绝大多数人也抨击这种现象,例如急剧扩张的“众筹学费”现象。据美国众筹网站GoFundMe称,该网站上专注于的筹资项目开始急剧增多。从2011年到2014年,明确提及“学费”的GoFundMe众筹项目增长了4547%。从2014年年初到当年10月,该网站启动了106793个类众筹项目,总共筹集资金达到1314万美元。但绝大多数美国网友都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乞讨。

这种批评心态其实也很好理解。对于多数人而言,“自食其力”是一种正确、健康的价值观,甚至是社会前进的源动力。相比之下,众筹学费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就被打上“不劳而获”的标签——“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为何要靠别人的资助念书?即便有特殊情况,也可以通过助学贷款来,以后工作了再还钱,怎么能随意乞讨?”

这种说法看起来很有说服力,但是不是就该全盘否定这类私人化的众筹现象?其实不然。

【私人化“众筹现象”存在的理由】

众筹这种募资方式,往往确实提高了出资者的“效用”

在一些界人士看来,“众筹学费”这种模式不会有什么前景,目前的出资者终会冷静下来,他们对项目发起者的评价会回归传统助学金资助者的评价。

但至少在现在,并不是这样的情况。那些急需资金出国、承诺会回报一些来自异国纪念品,看起来很有“故事”的众筹学费项目且不提,一些普普通通的案例也能筹集到不少资金。

至于那些“有故事”的众筹项目,获得这种满足感的机会就更高了,也许这种满足仅仅是“我出不了国念书,但资助了一个出国梦”很愉快,或者是“获得来自异国纪念品”的新鲜感,又或者是“一个将来事业有成的人将会感谢我”的虚荣心,这些满足感可能会被评价为虚妄,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相比起传统的捐钱给“希望工程”,这种“众筹学费”的方式,确实提高了出资者的效用。




对于梦想发起者而言,众筹模式提供的不只是资金

作为一种实现梦想的机制,众筹模式提供的远不止是资金。并且,众筹往往需要公布项目进度和承诺回报的,即便寄是一张游学时的明信片,也有助于出资者监督发起者,有利于发起者自我监督,有效提高梦想的价值。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包括那些先前认为众筹是一种“乞讨”的人。一位国外书籍制作者就称,原先也认为众筹是一种“乞讨”,但她通过众筹方式与有相同爱好的人共同制作出一本精致的叶芝诗集后,她的想法改变了。她认为众筹这种方式,通过请求和给予这两种行为,让人们的联系变得紧密,这是一种共享经济和礼物经济。


不必着急否定“众筹学费”,但隐忧值得注意】

随着众筹现象的发展,自净机制将会起作用

目前看来,基于私人利益的“众筹现象”,如前所述,被诟病的就是“不自食其力”,像一种“乞讨”。不可否认确实有很多人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但众筹模式好就好在他存在着自净机制,即便一开始存在不理性的资助,但随着这一模式的发展,出资人也会变得成熟。项目的发起者如果不是想“捞一票就走”,也必须在诚信方面下足功夫——事实上,由于众筹往往是实名制的,弄虚作假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并不划算。

众筹现象的隐忧:透支良心,需要资金的人得不到帮助

基于私人利益的众筹,实际上是一种“私益募捐”,与“公益募捐”相对。私益募捐的特点就在于捐助对象是特定的人,而不是像公益募捐那样,由作为中介的公益组织找出需要捐助的对象。众筹的自净机制可以排除那些不需要受到捐助的人,但却找不出那些需要受捐助的人,这是一个隐忧。这种类型的众筹慈善可能会演变为“谁故事说得更好”、甚至是“样貌更受欢迎”就能获得更多的资助。

目前一些以众筹模式进行的大病救助,就存在这样的现象,以个体力量发动大病救助募款,如果故事说得好,并有效调动了宣传资源,冲着对发起者的信任与支持,捐款就会很快到来。但如果“故事说的不好”或没有宣传起来,病患者就难以被社会聚焦,就难以激发起民众强烈的同情心。当类似的事件增多后,效果就再而衰,三而竭。这是需要担心的。


【小新看法】

毫无疑问,“众筹学费”现象将会出现得越来越多,个人认为对此不必着急抱着贬斥态度,以开放的心态弄清楚其中利弊,促进其良好发展才是面对新事物的应有之义。



【今日话题】“众筹学费”是“无奈”还是“无耻”?

回复每个ID 500银币 截止时间:2015年7月15日 23:59:59







发表于2015-07-15
扬州小新,您好!您所发的帖子“【今日话题】“众筹学费”是“无奈”还是“无耻”?”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发表于2015-07-15

真有那么多人帮忙吗

发表于2015-07-15

城里人真会玩

发表于2015-07-15

有钱就行,乞讨就乞讨呗

发表于2015-07-15

学费还可以众筹啊!这么牛

发表于2015-07-15

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发表于2015-07-15

好帖来顶顶

发表于2015-07-15

以后我也可以这么筹学费了

发表于2015-07-15

真是个好方法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